
《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》(GB/T 14675-1993)(以下简称为三点比 较法)是目前国家唯一的臭气浓度分析方法,该标准自1993年9月18日批准,1994年3月15日开始实施,至今已有24年。它的实施填补了我国恶臭监测分析的空白,对发展我国的恶臭监测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意义。但由于该标准实施年限比较长,对比现今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要求,存在着许多不足,需要修订和完善。
《环境空气和废气 臭气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》(HJ 1262-2022)适用于环境空气、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和固定污染源废气中臭气的测定,支撑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14554-1993)等8项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。与《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》(GB/T 14675-1993)相比,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及各类恶臭污染源(包括水域)以不同形式排放的臭气的三点比较式臭袋法。
《环境空气和废气 臭气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》(HJ 1262-2022)与《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》(GB/T 14675—93)相比,主要差异如下:
1、增加了对嗅辨人员的管理,使监测结果更具有信服力,更能高效地监测周边环境。
标准要求,实验室建立嗅辨员嗅觉灵敏度管理资料库,跟踪管理嗅辨员嗅觉能力,作为实际样品测试备用嗅 辨员的选取基础。
利用正丁醇作为标准气体,每月进行一天(进行 3 次测试)嗅觉检测,以建立嗅辨员的资料库方法。
需同时收集新嗅辨员的嗅觉灵敏度数据,以完善其嗅觉灵敏度管理资料库。
在不影响监测结果的前提下,既增加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,也可减少固定污染源的嗅辨人数,避免部分实验室人员紧张,开展臭气实验分析困难,在一定程度也缩减了相应的成本。

文章部分内容来源: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